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
【记者进警营】谁在召唤无人机?玛纳斯湿地共建生态联勤警务
发布时间: 2025-09-22 16:05 发布人: 访问量:

9月9日清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开门迎客。游客们漫步湿地,欣赏连片荷花与翩跹鸟类,不少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静心守候鸟儿翩然入镜的动人瞬间。

与此同时,湿地深处,玛纳斯县公安局兰州湾镇派出所驻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民警辅警正开展日常巡逻。天空中,警航中队民警辅警操控的无人机持续盘旋,如同一双“天眼”,随时准备响应游客求助与野生动物保护需求。

9月9日,玛纳斯县公安局兰州湾镇派出所驻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民警辅警向摄影爱好者宣传鸟类保护知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摄

2024年9月,在玛纳斯县公安局的推动下,兰州湾镇派出所、环食药侦大队、警航中队携手湿地公园管委会及村民志愿服务队,共同组建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通过联合巡查、隐患治理,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保护屏障。

“生态保护工作我们一直在做,而工作站是机制持续优化后的实体化运行平台。”兰州湾镇派出所教导员彭艳辉介绍,驻站警力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度“外援”,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无人机巡航。

“景区面积大,依靠无人机能够高效发现隐患,助力防火、防溺水与服务救助工作更精准。”该工作站站长张建伟表示。

作为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上的重要驿站,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有315种动物、211种植物,其中包括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湿地公园管护员孙红霞和同事经常与民警联合巡护,为无人机操作人员指认潜在隐患点。

随着普法宣传持续深入,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显著增强,捕鸟盗猎行为已基本绝迹,当前景区最重要的任务是防火。此前,一场因雷击引发的芦苇火灾敲响了警钟。“现在我们一个班次8人,防火高峰期增至15人,实现24小时不间断防控。”孙红霞介绍。

9月9日,玛纳斯县公安局警航中队民警辅警操控无人机巡航湿地芦苇丛。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摄

监控大屏与无人机巡航的配合,极大强化了“严防死守”的效能。除了火种,游客入园时还须寄存无人机,以免惊扰鸟类。“我们的警用无人机飞行高度控制在120米以上,主动避让鸟类活动区域。”警航中队辅警李乐说,一旦发现外围无人机擅自闯入,警方可通过专业技术联系飞手,及时劝退。

此外,为维持生态平衡,管护员会定期向水域投放鱼苗,这也吸引了部分野钓爱好者。无人机巡航中发现此类情况,民警会及时劝离,并引导他们至指定区域垂钓。

无人机更是鸟类的守护者。去年冬季,警航中队民警通过无人机巡航,发现一只狐狸在冰面上咬住天鹅颈部,天鹅拼命挣扎。他们立即通知管护员赶赴现场驱离狐狸,使天鹅脱险。

狐狸是从冰面接近、藏身芦苇发动攻击的。孙红霞说:“我们花了十几天清理狐狸可能藏身的芦苇,露出开阔湖面,帮助天鹅防范天敌。”今年11月中旬天鹅重返之前,还将开展新一轮芦苇清理。

目前,驻站民警辅警正分批接受无人机操作培训。未来,他们将成为持证飞手,进一步提升湿地保护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为这片生态乐园筑牢守护之翼。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