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新疆 | 伊宁:“老警们”的“新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9-24 23:09 发布人: 访问量:

在伊宁的大街小巷,你会遇见这样一群“叔叔阿姨”——他们头发花白,却脚下生风;不穿警服,可眼里的那股劲儿,一点没丢。他们是伊宁市公安局的退休民警,也是街坊邻居嘴里的“花城老警矛盾调解队”。

退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换个岗位继续发光。警务经验没丢,怎么做好群众工作的老方法也没忘,全都带进了调解工作里,成了化解群众烦心事的“金钥匙”。

“只要肯坐下来,事情就有转机”

“咱们这些老同志,别的不敢说,就是经验足!”今年60岁的胡新文笑着说。作为“花城老警”中的法律专家,他退休后也没闲着,把多年积累的经验都用在了新岗位上。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接手的第二个“大案子”。2024年7月23日,9名来自巩留县的务工人员,共计6.4万元的工资被整整拖欠了两年。胡新文心里也打鼓:“人数多、时间长,能调解成吗?”

他把双方请进调解室,“都是老熟人,有啥不能好好说?”

“他们都等着这笔钱养家,您也将心比心呀。”

老板也有苦衷,虽然一直都在尽力筹钱,但款项迟迟不到。胡新文一边核对证据,一边搬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耐心劝说:“您的行为已经违法,再拖下去,他们一旦起诉,法院的传票可就直接送上门了,公司经营一定会受到影响。”

老板叹口气:“都不容易……我再想想办法吧!”

当天老板刷了自己信用卡,将拖欠了两年的工资一次性结清。工人们拿到钱,眼眶都红了。胡新文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刚开始确实难,有人不接电话,有人张口就骂你是骗子,”胡新文笑道,“但只要双方肯坐下来,事情就有转机。”

2024年7月,他正式“入驻”萨依布依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专啃民间借贷、劳务矛盾这些“硬骨头”,一年来,胡新文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72起,涉及金额3500余万元。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依法说理、以情动人”

潘国强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派”。去年加入调解队的他,说话干脆、做事利落,带着老警察特有的严谨与热情。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依法说理、以情动人。”这句话他常挂嘴边。

2025年6月16日,某小区住着一名专门做消防工作的业主,发现自己小区的消防设施并不合格,他立即向物业公司反映,没想到物业工作人员没有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反而态度极差地与他争吵起来,一气之下,业主拒缴物业管理费,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潘国强知道这件事后,将双方请到调解室,耐心地劝导业主:“您是专业人士,发现问题,更应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而不是选择拒缴物业管理费来消极抵抗,这样有理也变成了没理。”

转头又严肃地对物业经理说:“灭火器过期、消防栓没水,这些都是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你们能承担后果么?业主向你们提出建议,是在替你们避免更大、更严重的损失,相信只要你们把消防工作做到位,业主自会缴纳物业管理费!”

三言两语,让双方都清醒过来。物业经理承诺立即检修小区消防设施并为自己之前恶劣的态度道歉,业主也痛快地补齐了费用。

“基层调解要接地气,”潘国强说,“群众的纠纷大多不是原则问题,而是沟通不畅、理解偏差。我们把道理讲通了,事情就好办了。”他虽然个子不高,但却能量满满。搭档安金霞说:“和他一起工作,积极性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

截至目前,他参与调解纠纷80多起,成功化解79起,成功率高达到95%。

“群众工作好比‘绣花’,讲究的是一针一线的细致”

57岁的马丽荣,今年2月25日正式成为了艾兰木巴格街道综治中心的人民调解员,是“花城老警”中的新力量。

今年八月,她接到一通电话——社区里两位六十多岁的邻居因一笔十年的旧债吵得不可开交。她立即赶到现场,原来,2015年阿先生因急需用钱,便向老邻居艾先生借了2万元,并写下欠条。然而十年过去,阿先生一直没有还钱,而艾先生急需用钱治病,这才争吵了起来。

马丽荣了解事情经过后,将双方请到调解室,采用"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先单独与艾先生沟通,了解到他能理解对方的难处,只是希望对方有个明确的还款计划;接着,她又与阿先生交谈,发现他也并非恶意拖欠,而是确实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

了解双方的情况后,她提出了分期还款方案,阿先生每月给艾先生偿还500元,这样既不会给阿先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也能让艾先生逐步收回借款。经过近三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意愿最终达成一致,两人握手言和。

“群众工作好比“绣花”,讲究的是一针一线的细致。”马丽荣说,“既要依法依规,又要有人情味儿。”

半年时间,她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4起,成为了群众信赖的“马大姐”。

在伊宁这座城市,群众安居乐业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细密针脚,而织密这针脚,有老警们的一份功劳, 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公安工作经验融入日常,与司法部门、街道社区密切配合,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

如今,“花城老警矛盾调解队”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了由20余名退休干部组成的品牌队伍,其中13人常驻各个社区,自“花城老警矛盾调解队”成立以来,共调解纠纷610余起。

从执法到调解,从惩恶扬善到定分止争,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伊宁市的大街小巷,这些老民警的新故事还在继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