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寒冬取暖季的来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进入了高发期。
为将安全防线前置,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屏障,温宿县公安局未雨绸缪,近期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启动了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活动。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宣传阵地格外特殊,民警将讲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在金色的麦浪间谱写了一曲主动作为、精准服务的平安乐章。
温宿县公安局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宣传全防范知识宣传活动。刘新梅 摄
十月的新疆温宿,正值秋收关键时期,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是群众抢收麦子的忙碌身影。“白天家里基本没人,传统的入户宣传效果会打折扣。”托乎拉乡派出所所长柳申坤介绍。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民警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变“等群众回来”为“到群众中去”,决定利用农户劳作间隙,将安全知识直接送到田间地头。
“大叔,炉子一定要装好烟囱,接口处可不能漏风!”“大姐,晚上睡觉前,窗户记得留条缝,这点风换来的可是全家平安!”10月6日,在托乎拉乡一片繁忙的麦田旁,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正在上演。派出所民警利用农户休息时间,聚集起满身尘土的乡亲,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并用最朴实的语言,面对面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危害性、预防措施以及现场急救方法。
温宿县公安局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宣传全防范知识宣传活动。刘新梅 摄
宣传中,民警摒弃了照本宣科,紧密结合本地农村多用煤炉、火墙取暖的实际情况,用听得懂的方言土语,一一点出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除了理论讲解,民警还着重强调了自救互救技能。“一旦发现有人头晕、恶心、浑身无力,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民警现场模拟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流程,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可感可操作,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的现场救治能力。
“警察同志想得太周到了,跑到地里来给我们讲这些。以前总觉得这事离自己远,听他们一讲,回家就得赶紧检查一下烟囱!”刚放下镰刀的村民艾麦提感慨地说。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受到了农户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不仅自己要把防范措施做到位,还要成为义务宣传员,提醒左邻右舍共同防范。
温宿县公安局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宣传全防范知识宣传活动。刘新梅 摄
温宿县公安局此次将宣传阵地前移至农业生产一线的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破解了农忙时节宣传覆盖难的瓶颈,更体现了公安机关以人为本、主动服务的执法理念。它把安全的种子精准地播撒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金黄麦田与藏蓝警服的交相辉映中,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火墙,确保了安全防范知识“入耳、入脑、入心”,为辖区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