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香梨、葡萄收获的好时节,地里忙活时抽完烟一定记得把烟头彻底熄灭,千万别扔芦苇丛。天干物燥,一点火星就可能酿成大祸!”
“陌生来电别轻易接,短信链接别随意点,家中用火用电务必及时关!”
……
9月1日,新疆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吾夏克铁热克村的一处院落里,绿藤缠绕、笑语阵阵,派出所民警与50余名村民围坐在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叫应帮解”院落会在融洽氛围中拉开序幕。
“我家户口簿丢了,该怎么补办?”
“我家地里的棉花被邻居家的羊吃了,该找谁解决?”
院落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出日常生活中的操心事和烦心事。
图为9月1日,轮台县公安局哈尔巴克乡派出所民警辅警组织村民在农家院开展院落会。张尧 摄
民警辅警一边耐心倾听,一边认真记录,在轻松的“拉家常”里,把大家的诉求、心声和实际困难一一收集。
同时,民警辅警还主动鼓励村民为村庄治理提想法、献建议,让院落会跳出“单向灌输”的模式,变成“双向交流”的平台,真正唤醒了每个人“共建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比如说,亚森家的羊啃食了古丽努尔家的棉花,双方因赔偿问题产生争执,二人该如何维权?”活动现场,民警黄长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为村民讲解民间借贷、家庭邻里纠纷等常见法律问题;民警辅警们用朴实直白的方言方语,把防范诈骗、禁毒知识、安全生产和校园安全等内容讲得清楚明白。整场宣讲没有空洞口号,全是实用提醒,让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今年以来,哈尔巴克乡派出所坚持“入户走访”机制,民警辅警主动走进村民家中,摸排实际困难。面对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清单、逐项回应——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办理,一时难以解决的集体研究后上报,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服务不缺位”。
“警察同志常来我们村里参加院落会,通过他们的宣传讲解,我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掌握了防骗技巧。前不久我身份证丢了,民警当场帮我解决,还亲自送到家里!”村民努斯热提大姐高兴地说。
“叫应帮解”院落会,是哈尔巴克乡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试点尝试。通过创新推行“随时叫、即时应、全力帮、用心解”服务模式,哈尔巴克乡派出所探索出“警民共治、服务前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叫应帮解”院落会打破警民沟通“围墙”,把服务送上门、矛盾化解在萌芽,让政策法规“活”起来、警民关系“热”起来,持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力量。